夜读白子超:人与人是不一样的
孔门大弟子子贡说:“夫子之言性与天道,不可得而闻也。”这里的性,应该是指人性,或人的本性。孔子不言说,很有可能是因为人性问题不好说,特别不容易透彻地说清楚,从而怕子弟们理解不了。
笔者的一个强烈的印象是,孔子对“仁”以外的深奥理论问题都很慎重。即便是“仁”,孔子也不作抽象的议论,而是针对弟子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点拨,并且具体、通俗。这里插入几句说明,即论孔子思想也好,论儒家思想也好,核心内容都是“仁”,均可称作“仁学”;近年来,有学者从哲学本体论角度深入研究,建构“仁学本体论”,形成宏大的专著。
另外,孔子对各种超常规的事物、现象、话题,也避而远之,起码是不会主动谈论,正如孔门弟子所记录的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。
不过,《论语》里还有一句与人性相关的话:“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。”孔子认为,人的本性都差不多,彼此彼此,十分接近。而习,就差得远了。习,本义是鸟多次练飞,引申为重复。文中的习,是习惯、习俗、习染、习以为常的意思。总之,习是人的各种实践表现。
对人性问题看法不一,两千余年来从未统一,将来也统一不了。如果硬要统一,那只能统一到孔子那里。因为,只有孔子的话无懈可击。
习相远是有原因的。人的原生家庭不一样,从小受的家教不一样,周边小环境的影响不一样,读书的状况与程度不一样,生活的大环境即时代和社会不一样,个人能够选择时所选择的道路不一样,等等。所以,个体人的实践表现自然而然会千差万别。再加上现代人能够理解的基因因素,可以更全面地说明,人和人是不一样的。
看人,主要看表现。人性、人品很抽象,但会从具体的言行中或多或少地透露,被他人觉察。孔子与许多弟子相夕相处,有的交往二三十年,对他们自然十分了解。孔子对他们的公开介绍、评论不少,如“柴也愚,参也鲁,师也辟,由也喭”,如“由也果”“赐也达”“求也艺”“枨也欲”,如“师也过,商也不及”。多指性格,也指品质和道德。总而言之,弟子们各有特点,都不一样。
忽然想到“君子和而不同”。君子追求和,是由于有不同,有不一样。而达到和,并不是不同的彻底消失,只是它们之间相互的克制、调整,也有妥协、退让,最终容纳、平衡。最高的和是融合,最高的融合是水乳交融。但遗憾的是,水乳交融只是比喻,在人际关系中不可能完全实现。
人与人不同,不一样,不可怕,只要大体上和就好。可怕的是表面上同,一样,但实际上不和。面和心不和,就是一种“同而不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