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续保持长期向上趋势人民币国际化后续怎么走
“人民币国际化依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”“人民币国际使用水平保持历史高位”“扎实提高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广泛性和便利性”……近两日南开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2024国际货币论坛,会上发布的《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》引发不少关注。
根据报告,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率先编制,该指数可动态追踪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过程,综合考虑了人民币在贸易计价结算、金融交易和官方储备等方面执行国际货币职能的情况,RII数值越大,说明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越高。
具体来看,2023年四个季度末RII数值分别为5.21、7.13、6.42和6.32,全年的季度平均值为6.27,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22.9%,继续保持长期向上趋势。截至2023年底,美元、欧元、英镑、日元的国际化指数分别为51.52、25.03、3.76和4.40。
另从RII细分指标情况看,在贸易计价结算方面,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创历史新高,2023年底全球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占比达到4.43%,全年季度平均值同比增长34.18%,对当年RII变化的贡献度约为三成。国际金融计价交易方面,人民币直接投资稳步增长,信贷与债券融资大幅攀升,尽管投资端承压,但仍有效推动人民币国际金融计价交易综合指标继续向上突破,2023年季度平均值同比增长28.8%,对当年RII变化的贡献度高达近八成。
报告指出,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力来自多个层面因素,一方面,中国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,从根本上提升人民币作为一种国际货币的“含金量”。中外企业供应链合作有利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使用,加强人民币的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职能,有效提升人民币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水平。
另外,中国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加快金融高水平开放步伐,促使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提质增速。此外,国际货币合作大踏步前进,为人民币国际使用搭建广阔的平台。在地缘政治格局深刻调整、强势美元对外负政策溢出的情况下,世界各国出于金融安全考虑,存在强烈的本币使用动机与货币合作需求。我国对外签署的有效双边本币互换协议,已基本实现对全球六大洲重点地区主要经济体的全覆盖。
还有金融周期分化与波动下人民币融资功能增强,成为2023年人民币国际使用的高光亮点。在国际资金成本激升、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,人民币融资成本保持相对低位,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,因此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选择人民币作为计价融资货币。
报告也认为,中国继续担当世界经济和全球供应链向前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。人民币国际使用水平保持历史高位。
人民币全球影响力进一步巩固的同时,也面临多重挑战。
一方面,国内经济基本面承压,外部地缘政治风险高企,人民币国际信心易受影响。
另一层面,收益率是核心决定要素,人民币资产端面临资本流出压力。由于中美利差倒挂,人民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走低,特别是股票等人民币计价的风险资产价格下跌,使得投资职能的人民币国际使用面临挑战。
此外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弱,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相对缓慢。这会影响全球人民币流动循环,对人民币国际化深度发展形成制约。
针对人民币国际化,报告也提出建议,要抓住全球供应链重塑和国际货币金融变革的契机,紧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,提高中国对世界经济复苏与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度;努力提高中国金融体系对全球供应链的支持与保障力度,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增强供应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。不断夯实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基础,以国际货币金融变革促进全球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;可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供给体系,以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;推动制定绿色金融、数字金融等全球标准,以高水平金融开放促进全球供应链互联互通;此外,可运用区块链、大数据技术定制化供应链风险管理方案,构建政企协同的供应链保险服务体系,更好地发挥风险管理对供应链稳定的保障作用;可参与国际组织牵头的跨境支付标准研制工作,积极提供安全、便捷、可兼容的跨境支付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