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满结束行泊一体芯片及感知算法剖析培训
2022年3月26日,由盖世大学堂主办的 “行泊一体芯片及感知算法剖析” 培训在上海成功举办。此次培训有来自OEM、国内外零部件企业负责产品、技术、系统开发等近50位工程师参与。
负责本次培训的老师拥有十多年OEM、自动驾驶领域企业的从业经验,曾负责L4产品落地研发;目前就职于某车企并负责智能驾驶系统架构的开发,对自动驾驶领域有着广泛且深入的研究和开发经验。
什么是行泊一体?
在汽车智能化不断提升的当下,行泊一体成为了行业的热门话题。
从本质上来说,行泊一体是将所有传感器数据接入到单个SOC为主的域控制器上,用一套软件算法完全打通。它最大的特点在于传感器的深度复用和计算资源的共享,无论行车还是泊车,都可以调用所有的硬件资源。但是在分离式系统中,行车功能只能调用行车的芯片和传感器,比如前视相机、毫米波雷达,而泊车功能也只能调用泊车的芯片和传感器,比如鱼眼相机、超声波雷达。当一套系统运转时,另一套的硬件就会闲置。因此,行泊一体能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体验,并且省去部分重叠的硬件,从而节省成本。
行泊一体的发展趋势
2022年起,高阶智能驾驶掀起了一波 “向下” 普及的趋势。以往在特斯拉、蔚小理等中高端车型上才有的功能配置,渐渐在一些低端车型上变得越来越常见。这种“高配置、低成本”的现象,都要归功于行泊一体。
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,随着消费者对于辅助驾驶功能重视度和支付意愿能力逐渐提升,2022年国内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已经接近30%渗透率,盖世汽车研究院预计,国内L2及以上级别智能汽车市场将进入快速渗透期,预计2025年、2028年将分别达到63%、84%左右。
面临的挑战
尽管行泊一体市场很“火爆”,但却依然面临着成本、技术升级等诸多方面的障碍。
最大的困难莫过于芯片与算力,在功能集成融合后,各个摄像头之间需要一定的补充和协调,在算法上会注重融合以及针对不同场景的调整,实现功能的扩充,识别准确率、可靠性等指标的进一步提升。行泊一体解决方案意味着更复杂的软件调度和神经网络,因此软件厂商应提供更为完善的软件架构和中间件,同时算法要能够处理多传感器融合,这将是更为紧密的系统协作。其次,便是功耗的降低。如何在高性能的同时,还保持着较低的功耗是目前行泊一体方案的业内难点之一。
自2020年起盖世组织了将近500多场线上课堂,邀请众多行业头部企业及专家针对智能化、电气化等领域建立了丰富的课程体系和脉络,并推出了盖世大学堂。盖世大学堂一直以来致力于探索行业用户和企业真实需求,建立师资(专家)库及外部合作机构,构建汽车行业培训集成平台。通过系统化的课程(专业课、企业内训、专家咨询、研习社1年学籍卡),跟老师进行线上、线下互动和交流,深耕汽车行业搭建交流分享平台。在汽车产业不断的发展变化下,帮助汽车人尽快突破自我认知,陪伴企业组织的发展,帮助企业与个人共同转型。
盖世大学堂同时也正在招募汽车电动化、网联化、智能化、共享化等产业领域的讲师参加进来,为行业传播知识,带动更多业内人士一起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