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港澳三地渔民同庆丰收,“媒体+”引领现代农业“特区路径”
图/受访者提供
10月11日上午,珠海市庆祝2025年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主会场活动在风景如画的万山区桂山岛隆重举行,珠港澳三地渔民同庆丰收。
伶仃洋上,“格盛1号”等智能化养殖平台巍然矗立;2024年,珠海全市海域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6%;“年鱼经济”引爆产业新动能;“流渔”品牌将推动深海野生渔获从“粗放销售”转向“文化营销”……通过一系列重磅发布与集中展示,一条以“媒体+”为传播引擎、以海洋牧场为产业基石、以港珠澳大桥为流通动脉、以品牌融合为价值高地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“特区路径”清晰呈现。

珠港澳三地渔民同庆丰收
珠海不仅拥有现代都市的蓬勃活力,更蕴含着农耕文明与海洋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和珠海市人民政府指导,珠海市农业农村局、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委会、珠海市港澳流动渔民工作办公室联合主办,首次深度融合海洋牧场、海岛旅游与农耕文化,打造了一场集成果展示、文化展演、美食品鉴、港澳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全民丰收嘉年华。
在“百岛之市”珠海万山岛上举办的丰收节上,最引人注目的是珠海与港澳流动渔民共同欢庆丰收的场景。被大家亲切称为“根哥”的港九渔民联谊会理事长周水根格外欣喜:“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丰收节,与珠海的农民兄弟们共享丰收成果、共庆丰收喜悦。珠海的海洋牧场、水产预制菜产业园,让我们看到了港澳渔业的未来。”
香港渔民团体联会创新科技小组组长林杰棠表示:“珠海农海产品的深加工令人眼前一亮。特别是活鱼从渔场直送家庭的活鲜快递技术,如果我们港澳流动渔民也能运用起来,把在南沙群岛捕捞的鲜活‘珍珠斑’、‘红爪子’,生猛地‘游’进千家万户,那该多好。我们应积极利用珠海水产预制菜产业园,争取将其发展为港澳流动渔民的共享产业园,推动渔获的工业化、食品化转型。”
澳门渔民互助会副会长陈明金对“媒体+”与港澳流渔的结合充满期待:“丰收节上,我们发布了《流渔之歌》,推出了‘流渔’公用品牌。我们港澳流动渔民不仅要会捕鱼,更要会卖鱼,要卖出带有‘流渔文化’的鱼,在物质价值之外创造文化价值。这正是‘媒体+’为我们带来的新思路——用传播赋能品牌,用故事点亮渔获。”
十位港澳青年获增“创业金钥匙”
为激发青春力量,活动特别设置了粤港澳青年创业分享环节。十位在“农业+文旅”“农业+科技”等领域崭露头角的港澳青年创业代表登台,分享了他们扎根珠海乡村的创业故事与创新理念。
珠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江村索朗向他们赠送了象征机遇与未来的“创业金钥匙”,彰显了珠海乡村敞开怀抱,携手港澳青年共拓未来的开放姿态与坚定决心。
活动期间,港澳青年们还走进港珠澳农业示范园,实地考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技术、新成果,并登上“格盛1号”深远海养殖平台,现场投喂鱼群,深度体验“耕海牧渔”,感受大国渔业的澎湃动能。
“媒体+”引领现代农业“特区路径”
本次丰收节不仅是庆祝的盛会,更是对珠海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的系统检阅。通过一系列重磅发布与集中展示,一条以“媒体+”为传播引擎、以海洋牧场为产业基石、以港珠澳大桥为流通动脉、以品牌融合为价值高地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“特区路径”清晰呈现。
亮点一:
“媒体+”赋能品牌破圈,文化IP撬动百亿市场
在“媒体+”战略的强力推动下,珠海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实现跨越式发展。
今年,广东印发《“媒体+”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》,珠海积极响应,将“珠海年鱼”和“白蕉海鲈”列为重点品牌。通过联合羊城晚报推出“粤味明珠”专题推广、携手南方都市报举办美食分享会与大型直播、依托珠海传媒集团融媒体IP讲述品牌故事等系列举措,白蕉海鲈的品牌形象日益年轻化、立体化。
品珍科技联合东方甄选直播两天售出超30万条海鲈,销售额突破800万元;集元水产与香港九龙冰室现场签下20吨采购意向,充分彰显“媒体+”从传播力到产业驱动力的高效转化。
亮点二:
海洋牧场构筑“蓝色粮仓”,“标准海”模式领跑深远海养殖
伶仃洋上,“格盛1号”等智能化养殖平台巍然矗立,构成“蓝色粮仓”的生动注解。珠海在全国首创“标准海”模式,打造“拿海即开工、完工即投产”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样板区。2024年,全市海域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6%,深海养殖水体、产量、产值预计实现“三个倍增”,海洋牧场的“珠海范式”正加速成型。
亮点三:
港珠澳大桥打通“生鲜丝路”,经贸新通道赋能供需对接
随着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加快建设,通关环境持续优化。今年4月大桥生鲜冷链通道开通后,越南龙虾、新西兰海鲜等全球生鲜产品可在48小时内经港澳机场高效入境,直达大湾区餐桌。这条“生鲜丝路”不仅重塑区域“餐桌经济学”,更强化了珠海作为珠江西岸冷链产品集散中心的战略地位。
亮点四:
产业园与冷链强链增效,“年鱼经济”引爆产业新动能
在“珠海年鱼产品发布”环节,五款融合珠海元素的2026年年鱼礼盒亮相,涵盖万山金鲳、金湾黄立鱼、斗门鳗鱼等品类。背后是强大的产业园与冷链物流支撑——集元水产新工业园引入首条智能自动化生产线,效率提升300%,配套冷库储量超21万吨,助推白蕉海鲈全产业链产值达186亿元,“年鱼经济”已成为珠海农业支柱产业。
亮点五:
公用品牌凝聚三地情深,“流渔”标识开启价值新篇
“流渔”品牌Logo在本次丰收节正式发布,标志着港澳流动渔民渔获品牌化、数字化迈出关键一步。通过“媒体+”赋能,“流渔”品牌将推动深海野生渔获从“粗放销售”转向“文化营销”,以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,让承载南海记忆的渔味更快“游”进千家万户。
向海图强,“媒体+”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
活动现场,一批乡村振兴及现代农业项目集中签约,总投资超亿元。节庆现场还设置了“珠海年鱼”推介区、重点农业企业展区、非遗民俗体验区及直播带货区,市民游客可一站式品尝“珠海味道”、体验非遗技艺、参与线上互动,沉浸式感受丰收喜悦。
金秋的桂山岛,海风裹挟着稻香与渔获的芬芳,见证这场山海之间的丰收盛典。从典型村的美丽蝶变,到海洋牧场的壮阔启航;从大桥飞架的“生鲜丝路”,到“媒体+”赋能的品牌破圈。今日的珠海,正以“百千万工程”为总抓手,将丰收喜悦转化为振兴动力,将区域特色锻造成发展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