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经销商库存指数出炉,车市升温但经营依然压力山大
在经历了3月“价格战”,与4月上海车展的喧嚣后,中国车市在进入5月后,正在逐步放缓“步伐”。
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“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”显示,今年5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5.4%,数据仍然位于荣枯线之上,但相比4月份已呈现出5.0%的环比下降。
如今,随着车市即将进入传统销售“淡季”,尽管流通行业景气度出现好转,但经销商的经营压力依然不小。
整体市场需求温和回升
随着“价格战”的退去,车市前期积压的市场需求有所释放。乘联会数据显示,今年5月1日至28日,乘用车市场零售139.2万辆,同比去年增长19%,新能源市场零售48.3万辆,同比去年增长82%。并且,国六B过渡政策出台后,汽车终端价格总体恢复稳定,消费者观望情绪改善显著。
需要指出的是,目前符合国六b排放标准的在售车型已超过400余款,但市场中仍保有大量尚未达标车型待出售。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指出,经销商库存周期通常保持在在40-50天左右,因此经销商和厂家最晚需要在五月中旬开始清理国六B非RDE车型库存,而集中清理库存可能带来市场剧烈波动。
而对于6月市场走势,流通协会也预计受到农忙时节,以及天气转热等因素影响消费者到店购车,加之5月各地车展透支了部分市场需求,6月车市整体仍将保持企稳走势,销量与5月相比基本持平,或有小幅增长。
转型新能源品牌或成最优解
尽管车市在5月已进回暖,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也表示,经销商经营状况恢复不及预期。
具体来看,尽管订单及成交量改善,但新车让利幅度大,单车毛利走低。并且,临近半年任务考核节点,经销商补库动力较强,导致资金紧张矛盾更为突出。不过随着国六B非RDE车型设置半年销售过渡期政策落地,将有效缓解经销商去库压力,有利于稳定汽车终端价格,减少经销商经营压力。
除了政策性因素外,经销商在经营模式上的转型,也成为了能否顺应市场表化的重要条件之一。在《2023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发展状况与综合评价》报告中显示,近年来经销商对于品牌结构的调整已成为谈论最多的话题。
目前,不少大型经销商集团已经开始放弃一些不盈利的品牌,转而“拥抱”新能源,而且迭代的速度在不断增快。数据显示,2021年在国内百强经销商集团新开门店中,豪华品牌占据了52%份额,而新能源品牌仅为15%。但在2022年,这一数据则出现了对调,新能源品牌份额已达到了45%,而豪华品牌则为23%。
北京某美系豪华品牌经销商高管告诉“汽扯扒谈”,目前受到前期“价格战”的影响,店内多款车型均有较大优惠幅度,但受制于品牌在新能源方面的投入较少,短时间内尽管还能够保持盈利,但未来也不排除向新能源品牌转型的可能。
由此可见,结合今年前5个月销量表现,经销商仍将面临“价格战”所带来的影响和市场压力,但这些并不会改变今年车市全年增长的基本面。对于经销商来说,尽管新能源市场的火热带动了消费与盈利的双向增长,但在转型过程中,仍需要找准定位,及时调整品牌和区域结构,才能最终实现规模与盈利的最佳平衡。